- 索引号:006382580A/2023-2148936
- 发布机构:操军镇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12-26
- 公开日期:2023-12-26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中共操军镇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操军镇创建湖南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部门单位:
现将《操军镇创建湖南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操军镇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3月14日
操军镇创建湖南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扫黄打非”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环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夯实“扫黄打非”的工作基础,营造健康向上、规范有序的文化环境。现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就开展“扫黄打非” 进基层特色项目创建工作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时间
2023年3月-11月
二、组织机构
组 长:石 正 党委书记
副组长:林 森 党委副书记、镇长
李 航 党委委员(常务)
胡 加 党委委员、副镇长(挂职)
刘 乐 党委委员
吴 浩 副镇长候选人
彭智广 人大副主席候选人
成 员:胡 鹏 综治干事
熊曼俐 宣传干事
蔡 佳 综治干事
肖振华 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
李 强 社会事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袁 蓉 市监所所长
李 鑫 派出所所长
涂大平 操军中学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熊曼俐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扫黄打非”工作组织协调、信息汇总上报及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为“扫黄打非”工作第一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另明确一名“扫黄打非”工作管理员,负责“扫黄打非”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
三、创建项目
1.工作融合类
根据操军镇工作实际,以“扫黄打非”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建、乡村振兴等工作为抓手,将“扫黄打非”工作要求、内容纳入其他工作中统筹推进,做好结合文章,加强“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基础。
2.阵地管理类
以建立规范台账、实行常态管理、强化监管处置等为重点,以组建专业队伍、常态业务培训、联合执法行动等活动为载体,抓好镇辖区内宗教场所、校园周边等重点阵地、场所,及时发现、消除、上报问题及处置情况。
3.工作特色类
打造“扫黄打非”工作特色品牌,以“护苗”、立体化宣传、文艺创作、公共文化服务等为重点,以关注重点群体、丰富宣传形式、创作宣传内容、推进健康阅读等为着力点,不断拓展“扫黄打非”工作外延,树立“扫黄打非”工作特色品牌。
四、工作内容
1.完善工作机制。严格按照站点建设要求。一是“扫黄打非”标牌、人员情况、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上墙。二是融入平台管理。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纳入年度考评体系,纳入网格员队伍工作职责。三是举报渠道。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设立举报电话,设专人负责受理和反馈。
2.加强宣传教育。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高标准打造镇“扫黄打非”工作站,用丰富活泼的文化内容引领群众自觉抵制“黄”“非”的毒害。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公开栏、农家书屋等固定宣传阵地和“村村响”广播、微信群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开展业务培训,集中学习“扫黄打非”相关内容,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3.加大巡查力度。通过“扫黄打非”执法队伍开展专项检查,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开展日常巡察,完善日常管理,对文体经营门店、学校周边商贩、宗教场所等进行巡查,加强对游商地摊、集市等流动性大的隐患排查,第一时间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依法打击各种侵权盗版非法经营活动,维护辖区文化市场安定有序。
4.强化护苗行动。持续深入开展好“护苗”专项行动,在镇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开辟宣传专栏,常态开展好网络安全课进校园活动、“绿书签”活动。开展“扫黄打非”主题创作、主题阅读等教育活动,引导少年儿童远离恐怖、暴力、封建迷信、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网格员要对中小学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进行清理和网络环境净化,为少年儿童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坚决杜绝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出版物进入校园,共同构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各村(社区)、部门单位要将“扫黄打非”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工作队伍,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
2.精心组织。实行分类指导,逐步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将工作任务压实到网格,加强网格化管理及日常巡查整治。
3.广泛宣传。充分发挥村(社区)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效果,号召农村五老、退休教师、农家书屋管理员等人员参与“扫黄打非”宣传,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普及“扫黄打非”相关知识、法规、政策,使“打黄打非”工作真正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营造人人了解、社会支持、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
附件:1.湖南省“扫黄打非”《基层工作制度》等五项制度
2.湖南省“扫黄打非”工作站职责
附件1:
“扫黄打非”基层工作制度
一、设立“扫黄打非”领导机构,明确责任人,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基层党委(支部)例会内容。
二、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扫黄打非”工作,总结上一阶段工作,制定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三、做好会议记录,建立工作例会台帐。
四、建立并完善辖区巡查机制,留存巡查记录。
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做好“扫黄打非”宣传、培训工作。
六、制订监督举报及奖励制度。
“扫黄打非”基层培训制度
一、每半年组织一次“扫黄打非”工作人员集中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现场交流、以案代训等形式,提升队伍素质。
二、培训对象为义务监督员及志愿者等“扫黄打非”相关人员。
三、培训内容为“扫黄打非”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出版物鉴定知识、“扫黄打非”信息化操作等。
四、培训经费从年度财务预算中予以列支,做好保障工作。
五、认真做好培训记录,建立培训台帐。
六、定期向上级“扫黄打非”办公室汇报培训开展情况。
“扫黄打非”基层日常巡查制度
一、建立由义务监督员、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巡查队伍,开展经常性巡查。
二、实施检查区域分片到人、责任到岗、层层落实的日常检查方式,重点巡查辖区内相关文化经营单位和文化经营活动,做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三、落实检查登记制度,明确巡查责任人,详细登记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情况、处理意见和结果等信息,建立日常巡查台账。
四、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到上级“扫黄打非”办公室,由相应的县(市、区)“扫黄打非”办公室协调相关执法部门进行查处。
“扫黄打非”基层入户宣传制度
一、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做好“扫黄打非”宣传工作,号召广大基层群众自觉参与到“扫黄打非”行动中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充分发挥基层党团员干部、义务监督员、“五老”等作用,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扫黄打非”宣传队伍。
三、发挥农家书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广播“村村响”,文化“三下乡”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作用,固定宣传阵地,定期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活动。
四、利用座谈会、民意调查、帮扶群众、公益宣传等各种入户机会向群众宣传“扫黄打非”工作的意义和相关知识,做到每年每户至少入户宣传“扫黄打非”工作一次。
五、做好入户宣传记录,建立入户宣传台账,留存活动资料。
“扫黄打非”基层监督举报制度
一、举报奖励对象:举报各类非法出版和侵权盗版行为,经查证属实,并由此破获有关案件的人员。举报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负有“扫黄打非”工作职责的行政执法人员不属于本制度所指举报人。
二、举报受理范围:各类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活动,互联网和手机淫秽色情及有害信息,假媒体、假新闻、假记者、假记者站等。
三、举报渠道:电话、书信、电子邮件、来访或者其他有效形式。
四、明确专人,填写举报受理记录。
五、保密举报人的相关信息,妥善保管举报材料。
六、及时向上级“扫黄打非”办公室上报举报线索,由县(市、区)“扫黄打非”办公室协调相关行政执法力量进行案件核实及查处。
附件2:
“扫黄打非”工作站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扫黄打非”年度行动方案,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负责本辖区“扫黄打非”日常工作,做好文件、信息的上传下达。
2.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宣传工作,制作宣传板报,张贴和发放“扫黄打非”宣传资料。
3.组织人员巡查市场,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上级“扫黄打非”工作办公室。
4.积极协助查缴非法出版物和案件查办工作。
5.认真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及时上报举报材料,并认真做好保密工作,切实保障投诉举报人的安全。
6.主动接收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逐级上报统计报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