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2-09-26
华容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
来源:华容县政府   2020-09-23 15:36
浏览量:1 | | | |

华容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

华容县林业局

(2020年8月14日)

一、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期林业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国家投入呈逐年增加趋势,林业建设已进入有史以来发展的最佳时期,为“十四五”我县林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当前林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有喜有忧,制约着林业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依然存在。

1.林业建设的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重要和首要地位,明确提出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

2.林业建设的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林业被定位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重视,林业被定位为发挥公益效能为主的公益事业。不仅要承担满足经济高速增长对林产品的需求,更承担着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创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历史使命。

3.林业所有制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逐步从公有制林业向以公有制林业为主、多种林业所有制共同发展转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已成为林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4.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法律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等原因,我县自然保护地突出生态问题较多,整改难度较大。

5.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压力越来越大。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日趋尖锐,社会护林意识不浓,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威胁较大。

二、“十四五”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推动我县生态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二)发展目标

紧守林地和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地等生态保护红线,促进全县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不断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1.森林覆盖率稳定在22.15%。森林蓄积量增长率稳定在4.1%,林地保有量稳定在37.97万亩以上,湿地保有量稳定在45.79万亩以上。

2.森林火灾受害率和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分别控制在0.9‰和3.3‰以下,森林采伐限额每年控制在6.6万立方米以内。

3.全县人工造林10万亩,义务植树600万株,林木良种使用率100%,保护生态公益林6.2万亩,全县通道、水系绿化率达到98%以上,农田实现林网化。

4.林业投入年增长3%,2025年达到2.5亿元;林业总产值增长0.3亿元,达到5亿元。

三、“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主要建设内容

共规划2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20305万元。

1.长江岸线复绿工程。对长江岸线9800亩杨树纯林进行提质改造,退湿还林1.2万亩,湿地生态修复2.8万亩,同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

2.生态廊道建设。建设省级生态廊道1081.7公顷、市级生态廊道595.4公顷。

3.造林补贴工程。实施工程造林3万亩。

4.长江防护林工程。实施工程造林3万亩。

5.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在塔市和胜峰国有林场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2万亩。

6.国家储备林建设。在塔市和胜峰国有林场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1万亩。

7.林业种苗建设。开展林木种苗建设,育苗面积3400亩,年育苗量2400万株,年培育绿化苗木1500万株、油茶100万株。

8.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开展公园绿地建设和庭院绿化,发展乡村绿色产业,建设国家森林乡村10个。

9.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全县370株古树名木、古树群挂牌保护,开展古树复壮抢救,建设5处古树名木主题公园。

10.麋鹿和江豚等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拯救工程。实施高洪水位安全通道与避难所及其8万亩封闭管理区和栖息地改造工程、麋鹿、江豚疾病防治和救护站、卫星跟踪与野外视频和无人机监测、宣教与警示工程等项目建设。完善野生植物极小种群的保护管理和科研监测体系。

11.候鸟监测与防护体系建设。开展候鸟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动态变化和生活习性调查。开展候鸟智能监测,主要栖息地疫源疫病监测,新建候鸟监测站3处。

12.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开展重点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提升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力度,建立野生动物危害补偿机制。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2-3处,新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处。

1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应急救灾体系、检疫防灾体系建设。

14.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自然保护地新建道路20公里,道路升级改造110公里。建立自然保护地调查监测体系,建设智慧自然保护地系统,全覆盖开展生态修复、勘界立标、标识标牌、旗舰物种保护、天地空监测系统建设、科学考察等工程。在集成麋鹿、江豚自然保护区建立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和科普宣教多功能的生态旅游景点(区)。

15.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加强湿地保护、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和能力建设。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湿地修复工程,完成退化湿地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4500亩,恢复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2000亩,湿地外来入侵物种治理1400亩,开展退耕还湿扩大湿地500亩。建设小微湿地6处、900亩。

16.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建设。建设办公楼及管理站、环堤巡护公路、环堤麋鹿管护围栏、栖台及安全通道、渡口、监测设施、麋鹿教育基地、观鸟台;添置巡护交通工具;疏浚主要渠道和涵闸;生态长廊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17.麋鹿野化种群保护工程。引进麋鹿50头;通过种植牧草、建围栏、挖渠引水,为麋鹿大量繁育后的栖息环境提供保障;修建麋鹿科普宣教中心;对麋鹿有计划放归自然。

18.集成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建设。建设钟家沟观测站、泥尾尖观测站、战备闸观测站、避风港、江豚科普馆、故道拦水坝,添置巡护交通工具和巡护监测设施,硬化巡护路。

19.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实施七女峰景区、东山湖景区、白果树景区、桃花山管理服务区、农林村管理服务区建设,包括服务体系、美景绿道、登山步道、植被科普、采摘体验园、华容道、小规模商业街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生态餐厅、雷打岩观景台、原采石场生态修复、生态露营地等项目建设。

20.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湿地修复与建设工程、湿地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1.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在塔市、胜峰两个国有林场开展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胜峰片区:主要包括森林康养酒店、森林养生苑、森林颐养中心、康养桔园、城郊森林公园、山地运动体验场、森林探险体验区、科普宣教区、入口服务区等项目;塔市片区:主要包括森林疗养中心、长寿谷、森林怡养苑、禅道养生苑、森林小镇、入口服务区等项目。

22.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工程。在全县发展林药、林禽林畜、林菌、资源昆虫、林下经济作物、林果、特色花卉、林特产品等多类型林下经济产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力争建立省级示范基地3家;扶持林下经济龙头企业1家、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5家;林下经济发展到15万亩以上。

23.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工程。塔市、胜峰两个国有林场生态护林员队伍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新建管护用房7500平方米、维修改造8500平方米;完成护林用电低改50户;引导林区职工发展经济林3000亩。

24.林区道路建设。在全县重点乡镇和国有林场完成林区道路硬化50公里,建设林区简易路200公里。

25.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加强全县6.2万亩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

26.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全县2万亩天然林的保护和管理。

27.森林抚育工程。实施中幼林抚育10万亩。

28.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重点乡镇和国有林场建设100公里长、10-20米宽的生物防火林带,加强森林防灭火物资储备库建设。

四、“十四五”林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生态保护,不断厚植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

1.加强森林湿地资源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加强林地征占用审核管理,全面整改森林督查违法违规图班,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行为。加强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管理。加强湿地公园建设,开展湿地生态监测评价。落实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等责任,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抓实松材线虫、竹蝗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强化古树名木保护,建设一批古树名木主题公园。

2.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进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整合优化,合理调整功能区范围并勘界立标,确保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保护管理,完善管理站房、巡护路网、科研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落实环保督察等工作要求,妥善处理保护地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进自然保护地涉林整改工作。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抓好野猪非洲猪瘟、鸟类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防止发生重特大疫情。强化野生动物资源经营利用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组织野生动植物保护日、观鸟节等宣传活动,严格保护麋鹿、候鸟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

(二)加强生态修复,全面打造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

1.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大力实施长江防护林、国家储备林、森林抚育、生态廊道建设等重点工程。狠抓种苗质量监管。积极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2.深入推进湿地生态修复。扎实推进长江岸线、洞庭湖和东湖湿地综合治理,积极稳妥清退自然保护区欧美黑杨,科学修复杨树清理迹地。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重点项目,逐步提升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小微湿地建设,充分发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3.深入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深化省级森林城市建设,不断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利用房边、路边、水边等闲置土地开展植树造林,着力建设一批森林乡村。

(三)加强生态惠民,积极培育优良绿色的生态产品

1.推进生态项目惠民。严格落实长江防护林、天然林、公益林、森林抚育等生态补助政策,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每一分惠民资金都打到林农卡上。统筹推进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资金、产业等倾斜支持力度。

2.推进绿色产业惠民。积极争项引资,推进塔市和胜峰国有林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推进桃花山森林公园和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合理发展生态旅游。培育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特色品牌,提高林下经济产值。因地制宜推进花卉、苗木、特色经济林等产业发展。

3.推进科技服务惠民。加强科技人才培育,充分利用公开招录、“四海揽才”、委托培养、等形式大力引进林业技术人才。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林业科技特派员帮扶行动,持续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等科普宣传活动,将林业技术成果送到林农家。

(四)加强效能建设,精准提供优质高效的生态服务

1.完善林业制度体系。坚持完善国土绿化、森林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地保护等一系列林业制度,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林业制度体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权流转交易,大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加强国有林保护、培育,全面完成国有林场电网体系改造、林区道路建设等项目,努力建设“秀美林场”和“现代示范林场”。

2.完善林业运行体系。建立规范、精准、共享的林业数据体系,不断提升林业信息化水平。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林业项目资金监管,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督,确保项目资金分配使用精准、高效、安全。

3.完善林业保障体系。深入开展林业普法宣传,建立健全林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全面加强林业执法监督。持续繁荣生态文化,积极参加开展绿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选,挖掘先进典型,讲好林业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