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渠道 延伸触角 夯实基础

来源: 华容县政府日期:2013-10-10 10:43
字体: 【 浏览量:1

拓展渠道 延伸触角 夯实基础

——华容县公安局基层派出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纪实

 

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县机动车驾驶人、机动车保有量、道路通行里程急剧增长,交通管理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目前,我县共有机动车驾驶人83129名,注册机动车70975辆,通车公路2353公里,其中省道135.21公里、县道225.1公里、乡道688.69公里、村道1370公里。我大队在编民警仅81人,人均管理道路里程31.3公里、车辆946辆、机动车驾驶人1108名,人、车、路矛盾急速加剧。2011年全县共接道路交通事故报警2716起,造成651人受伤,9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5.8万元,其中80%以上交通事故发生在农村地区,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堵路堵桥事件已成为影响我县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当前,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弥补农村地区交通管理警力不足、道路失管失控等问题一直是我们研究、破解的方向,为此,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

一是有汇报。近年来,大队向县委、县政府、县政法委、县公安局等部门领导就如何开展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了多次汇报、请示,形成了共识。416日,在南湖宾馆召开了全市公安局派出所协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推进会。此次会议规格高、规模大,受到了省公安厅和市委市政府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大队以此为契机,将此次会议精神迅速向当地党委政府传达,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为大队推动基层派出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平台。

二是有安排。具体表现在“四有”:一是有组织机构。大队确定此项工作由低速中队牵头负责,大队办公室配合,并安排专人与县局科室做好工作对接,具体负责建立派出所交通管理专干及负责人基础台帐、岗位培训、后勤保障等工作。同时,县局成立了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规定,并按照一所两人的标准确定了40名负责人和交通管理专干;二是有活动。县局召开了派出所交通管理专干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了交通管理专干的职责、工作重点、目标和要求。5月份,县局有19人参加了全市派出所交通管理专干岗前集中培训;三是有实际行动。今年,大队在开展的各项专项整治行动中,主动与派出所加强联系,实施联勤联动、整体作战的工作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整治效果。整治期间,共检查客货运车辆4756辆,其中查处客车超员和货车超载交通违法行为78起,卸客转运147人,卸货转运522吨。查处涉牌涉证、未保、无证驾驶、酒后驾驶、闯红灯、城区违停、摩托车非法载客和加装太阳伞等交通违法行为4147起。全县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交通秩序明显好转,真正实现了治安管理与交通管理的双赢目标。同时,大队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的第一时间,迅速通知该地辖区派出所,有效的缩短了处警时间,大大减少了发生群体性涉路堵路事件的机率。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大队协同各辖区派出所对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等交通安全隐患点的排查治理工作更加彻底,更加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四是有机制。包括考核考评机制和后勤保障机制。派出所的交通管理工作纳入县局全年的目标考核,由县局考评办每月对派出所实行绩效考核。同时,经大队积极运作,县政府已预拨工作经费30万元用于此项工作,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机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交通管理活力。

三是有效果。基层派出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推行,加快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管理步伐,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事故多、隐患多等突出的交通安全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警警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形成了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整体格局,全局民警从理念上不再分家,既管交通又管治安,实行一警多能,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维护稳定,关口前移”的优势;二是激发了交通管理活力。通过“一警双处”、“勤务联动”不仅实现了出警迅速、到达现场迅速,老百姓满意率明显提高,还提高了源头管理的效果,拓展了交通安全宣传范围,交通管理的形式由被动到主动,由主动到推动,由推动到互动;交通管理措施,由单一到多头,实现了点、线、面相结合的交通管理模式,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交通管理网络;三是提升了交管工作能力。派出所参与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来,壮大事故预防队伍,夯实事故预防根基,有效地治理了无牌无证车辆、报废车辆、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问题,使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事故发案数、死亡数、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四项指数同比大幅下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手机APP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