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县休闲渔业发展的建议

来源: 水产局日期:2012-11-08 10:23
字体: 【 浏览量:1

 

1019日全省休闲渔业现场会在长沙市望城区召开,参加的人员有各市、区、县畜牧水产局局长,会议期间我们参观了望城区珍珠馆、千龙湖、都遨生态农庄和乔口渔都,长沙市副市长黎石秋、省畜牧水产局局长袁延文、省农业厅厅长田家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力峰等领导分别在会上了讲话,并为望城区授予现代渔业示范县奖牌。

通过现场参观,我感慨颇多,主要是望城区县委、县政府在工业产值达到399亿元的情况下,仍然高度重视现代渔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的有效措施,创建了一大批有特色、有成效的现代休闲渔业基地,推动了城乡经济全面发展。

我县渔业与周边市县比我们明显落后了。为加快转变我县渔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休闲渔业,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村繁荣和渔区和谐稳定,我就加快我县休闲渔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展休闲渔业的重要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休闲的时代,华容作为水产大县,加快休闲渔业发展,对落实县委、县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致力打造三张名片、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力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奋力创先争优”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现代渔业建设的需要。发展休闲渔业,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可以优化农(渔)业区域布局,既可充实渔业的内容、扩大渔业发展空间,延伸渔业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又可增加就业,带动我县交通、旅游、餐饮、住宿和商贸等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加快现代渔业建设步伐和渔业经济结构调整进程。

二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需要。发展休闲渔业,既有利于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更有利于减轻湖区捕捞强度,保护渔业生态环境。

三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发展休闲渔业,可以凸现华容湖区特色,丰富华容旅游内涵。做足水文章、鱼文章,可提升华容休闲品位,推动华容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湖区对外开放,提高渔业和华容知名度。

四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休闲渔业不仅要求渔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还需要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和文明的人情风俗。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休闲渔庄,可极大地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改变村容村貌,加快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渔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情况

20世纪90年代初,休闲渔业在西方迅速兴起,如美国、日本和西欧,休闲渔业对这些国家经济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

美国,休闲渔业已成为现代渔业的支柱性产业。在海上和内陆湖泊休闲区,餐饮、旅馆、商场、娱乐场所等各种服务设施应有尽有,美国的垂钓爱好者超过8000万人,休闲船(艇)1500万艘,仅休闲渔业产值就达300亿美元,为12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日本,70年代就提出了“面向海洋,多面利用”的发展战略。实施了内陆和近海渔场的整治和“渔港渔村综合整备事业”。通过改善渔村渔港环境,发展休闲渔业,2000年日本游钓人数已达 372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0%,从事游钓导游达2.4万人。

近几年来,我省休闲渔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渔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长沙市望城区可养水面12万亩,全区共有休闲渔业198家,其中年接待能力在5万人次以上的规模单位35家,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形成了集休闲、垂钓、观光、旅游和餐饮消费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基地,2011年,望城区水产品总产量2.7万吨,渔业总产值6.7亿元,其中休闲渔业产值3亿元。与此同时,带动土地流转2.2万亩,解决农民就业1.2万人,为渔民增收8000万元以上。休闲渔业已成为望城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我县休闲渔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发展休闲渔业的优势

我县水域辽阔,渔业资源丰富。全县水域面积77.7万亩,其中已养水面40.2万亩,共有国有、乡(镇)、村办渔场181个,江河、沟港纵横交错,湖泊、水库、池塘星罗棋布,发展休闲渔业得天独厚。

1、我县休闲渔业发展面临新机遇

岳荆铁路、岳常高速公路和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为构建区域大交通网络,提升城市之间直达运输能力,加快形成一小时经济圈提供了条件。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稳步推进,以及国家、省、市各项政策的倾斜,为我县休闲渔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2、我县具备明显的区位、生态优势

华容倚长江,滨洞庭湖,是全国重要的水产品主产区。同时,还北接武汉城市圈,南连长株潭城市群,位于长江产业带与华南经济交汇中心,处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最为密集的洞庭湖区域,其区位、错位优势十分显现。 

3、各级领导重视现代农业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战略的确立,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支持三农"的氛围更加浓厚、机制更加健全、保障更加有力,为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休闲渔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1、认识不够。长期以来,我县渔业发展的着力点还放在解决渔业产量、停留在“传统渔业”的认识上,缺乏对休闲渔业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政策引导上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它所具有的对社会的贡献功能。

2、布局不合理。我县的休闲渔业没有规划,基本上是以个人开发为主,布局结构不合理。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和法律保障,从业者经营范围与活动内容的核定等缺乏统一、适用的管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

3、项目不齐全。我县的休闲渔业大多由生产性项目改造过来,存在着规模小、功能单一、设施不配套的问题。另外,由于渔民主要是经营餐饮,水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4、管理不规范。休闲渔业需要具有经营、管理、营销的技能和手段,从传统渔业转移而来的农民,他们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偏低,缺乏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与休闲渔业的发展要求还有差距。此外,许多休闲渔业基地配套设施不全,卫生条件较差,整体形象不佳。

四、加快我县休闲渔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编制休闲渔业发展规划

开展休闲渔业资源调查,科学编制我县休闲渔业发展规划。要把发展休闲渔业纳入我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去,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城乡发展,使休闲渔业规划与我县旅游发展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融合,使休闲渔业有序、规范、快速发展。

(二)规范管理,完善休闲渔业管理规章

休闲渔业属于新型产业,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其他县市管理方面的经验,研究制定相关的规章、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县政府要协调好旅游、交通、文体、卫生等部门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立足特色,创新休闲渔业品牌

发展休闲渔业必须立足我县特色和优势,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域界限,在更大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组合。一是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休闲渔业专业技术方面的研究;二是创办华容休闲渔业网,建立信息发布交流的平台;三是选择渔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通过几个高标准、高品位项目的带动,使休闲渔业朝着规范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四是加大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度。

(四)加强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

休闲渔业是集多种行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为全面的素质,因此要广泛吸纳社会人才,要鼓励企业家、私营老板、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经营休闲渔业。另外邀请休闲渔业专家来华容开设讲座,开展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五)突出重点,制订产业发展激励政策

在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产业发展倾斜政策,设立现代渔业发展基金,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休闲渔业项目,使现代渔业成为重点发展的产业。

(六)多措并举,推进休闲渔业项目建设

在开展休闲渔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休闲渔业对外招商项目库。既要重视鼓励我县民间资本投资鱼家乐等小项目,更要重视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

1、建设蔡田湖休闲渔业主题公园

发挥渔业特有的休闲、旅游功能,利用蔡田湖地处石首、南县、华容中心位置和城边湖的区位优势,开发蔡田湖。通过规划设计和优化配置资源,修建沿湖休闲大道,建立水上游乐、餐饮住宿、娱乐垂钓等设施,移植名贵花草树木,把蔡田湖建成集休闲、旅游、渡假、垂钓、娱乐和文化为一体的休闲渔业主题公园。实现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休闲渔业产值达到1000万元的目标。

2、建设大型野外垂钓、渔业观光中心

东湖生态环境好、容量大,具备发展垂钓业。一是要选择位置好、环境好、易管理的湖汊,建设钓台、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使之成为环境幽雅、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知名度高的大型钓鱼中心。二是借鉴、组装观光渔业项目。东湖“中华第一网”闻名全国,我们要利用这一资源,使赶捕网捕鱼的壮观场面能成为普通百姓的观光项目,建议通过对外招商,投资数千万元建设一个以赶捕网捕鱼为核心,集观光、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为一体的东湖水上休闲渔业观光中心。三是加大营销力度,成立省级或国家级钓鱼俱乐部,争取举办省或国家级的钓鱼比赛活动。

3、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鱼餐饮业

华容是渔业大县,也是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县有21万亩水面被国家认定为无公害产地,“华容大湖胖头鱼”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后,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我们要乘势而上,精心谋划,组织参与全国性淡水鱼烹饪大赛。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巨头加盟华容绿色和有机鱼餐饮业,打造华容特色鱼文化。

4、加快休闲水产食品开发

充分发挥我县水产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下大力气在农业园区建设具有市场潜力,能带动我县渔业发展的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一座全省最大的县级水产品加工厂,形成鱼皮、鱼片、鱼糜、鱼粉、鲜鱼分割及真空包装、休闲食品、风味腌制品、胶原蛋白、鱼罐头、调味品、口服液等精深加工产品,实现年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以上,产值达到2亿元的休闲水产食品项目

5、重点扩建三个名优养殖生态园。

一是扩建沿洞庭湖50公里标准化乌鳢养殖长廊。将北起幸福乡新发村、南至注市镇朝天口、沿洞庭湖15个村的乌鳢养殖长廊扩建成1万亩。二是扩建以注市、幸福为主的35万口标准化网箱养鳝板块基地。全县发展网箱养鳝35万口,其中幸福、注市、团洲建立16万口网箱养鳝板块基地。三是扩建治河渡镇南方大口鲶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全县南方大口鲶生态养殖2万亩,其中治河渡镇建立4000亩南方大口鲶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优势产业生态园要结合渔业生态修复、农村环境整治、通村公路和休闲渔业建设,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形成集中连片、整齐划一、风景独特的产业布局。

(七)着眼未来,走可持续发展的休闲渔业之路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发展休闲渔业更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在建设休闲渔业项目时,要统筹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在建设中应力避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的倾向,建立必要的配套设施,努力使我县休闲渔业成为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典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手机APP

蹇嵎瀵艰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