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作风树形象 提振状态惠民生

来源: 华容县政府日期:2011-12-15 10:59
字体: 【 浏览量:1

转变作风树形象  提振状态惠民生

——湖南省华容县东山镇干部作风建设纪实

近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不断健全为民服务新体系,探索推行“四进四办”和“四比四评”百姓评官新机制,推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新模式,改善政务服务新环境,促进了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一、以便民利民为切入点,围绕“民需”解“民困”,打造为民服务新平台。乡镇合并以来,我们本着撤机构不撤服务的为民宗旨,2006年筹措资金50万元在全县20个乡镇中率先设立洪山头、塔市驿两个便民服务中心,2010年又筹措资金30万元设立东山镇便民服务中心,推动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型优化,较好地发挥了便民利民作用。一是在窗口建设上坚持高标准。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合管、民政、城建、国土、计育、户籍、警务室等职能配齐,办争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跨一道门,少找一个人。二是在服务举措上坚持严要求。将服务范围内的办理事项、办事程序、申报资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实行“五公开”,让群众高高兴兴来,明明白白走。同时严格要求28名工作人员挂牌亮像上岗,设立工作台卡,让群众监督干部,真正把“快捷、优质、高效”落到实处。三是在惠普民生上坚持广覆盖。把便民服务中心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平台,为周边近3万群众办理征地拆迁款领取、兑付医疗、办理城建、国土、户口、计育等实事近800多起,为S202、小墨山核电站等重点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以作风转变为突破点,围绕“民望”聚“民心”,提振忠诚履职新状态。我们突出建设服务型、效率型、务实型政府,积极创新政务服务体制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是创新服务平台。通过与移动公司合作,创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利用手机短信向党员干部、群众、乡友免费发送各类技术指导和政务服务信息,2008年至今,共发送短信17万余条,内容涉及政务公开、惠农政策、安全生产、远程教育、农业农技、节日祝福、气象预警等方面,综合信息平台搭起了干群连心桥,提高了干群和谐度。二是创新干事平台。突出驻村办点干部进点坐办、进班协办、进户代办、进村督办,通过镇村干部在村场现场办公,帮助解决群众困难问题,化解了村场土地流转、财务管理、林权纠纷等一批矛盾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四进四办”工作机制,我们在各村村务公开栏设立了 “回音壁”,注明“群众有什么困难事、有什么难办事,请找办点干部”,将在村场办点的干部姓名和电话号码在“回音壁”内公开,方便群众联系。并把替群众办毕的事项及时在“回音壁”内公布,迅速告知群众,达到了群众办事更加方便的效果。到目前镇驻村办点干部已为群众代理事项679余件,已办结673件,群众满意率99.5%。三是创新促进平台。根据中央、省、市、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我镇深入开展了比忠诚立品行,比勤奋提状态,比贡献创业绩,比廉洁树形象;干部相互点评,组织专项督评,群众投票测评,会议集中讲评的“四比四评”和优秀忠诚干部、优秀勤奋干部、优秀贡献干部、优秀廉洁干部“四优”干部评选活动,全镇党员干部在招商引资、农田水利建设、集镇文明创建、落实“压单扩双控直播”粮食生产任务、社会抚养费征收、落实计育四大手术、组织干群抗旱等工作上创先争优,开创了良好的工作局面。

三、以廉政建设为关键点,围绕“民权”化“民怨”,创新农村管理新模式。在农村工作中,我们着力强化干部管理,转变干部作风,提振干部状态,镇村干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进一步增强。一是创新财务管理新方式。坚持“四把关”,实施监督关口前移,促进干部保廉。“四把关”指:严把集体审批关,没有村民理财小组、村主任审批的不准入帐;严把入帐规范关,即没有正式发票、规范票据的不准入帐,部门单位向村场非政策性的收费项目不准入帐,对没有严格执行镇定非生产性开支标准,出现超标的部分不准入帐;严把专业审计关,将经管站审计职能剥离单列成立审计站,规定村场财务每一年审计一次,村场主职干部离任即时经济责任审计;严把硬性管理关,明确规定村级集体资产价值超过2000元的必须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报镇政府批准后,方可实行公开竞标,并由镇纪委对竞标过程实行全程监督。二是推行村务公开新机制。村务管理上坚持“四公开”,即会议公开、专栏公开、书面公开、点题公开,实行阳光村务,明确规定对村级财务、计划生育、基础建设等内容予以重点公开。并要求每季度一公开,对临时性重大建设项目以及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性问题进行及时公开。三是力倡党风廉政新局面。按照县委“三议三公”和“三重一大”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大民主监督,积极配合县委百名党风政风监督员进百村活动,以东旭村、关山村为示范,充分依靠群众,大力推行民主议事、制度管事、民主评官新机制,确保了惠农政策执行不走样,村场财务管理不混乱,农民负担不反弹,涉农收费不加码。

四、以追求品位为落脚点,围绕“民盼”促“民富”,开创集镇发展新局面。根据镇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我们不断优化美化机关政务服务环境,推动集镇快速发展。一是围绕“四型”构想抓好机关建设。为了打造湘鄂边界一流的园林型、学习型、友爱型、文明型机关,使之成为为民服务的最优窗口,成为帮民致富的前沿阵地,我们通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投入,高标准抓好了机关“五小”建设。机关文体室、图书室、澡堂、食堂、厕所等设施的不断完善,解决了基层干部、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软件与硬件的统一、当前与长远统一,起到了“五小”聚“五心”的作用,形成了看着舒心、吃得放心、睡得安心、工作顺心、学得开心的良好工作局面,对干部成长,稳定基层,凝聚民心意义重大。二是吸引亲情投资壮大集镇骨架。通过政民共建、以地生财、滚动发展、吸引社会投资等方式,筹措资金近5000万元,完成了三郎堰中心集镇东山大道、小墨山路及塔市驿集镇通江路和洪山头砖桥路维修等10多处工程建设,启动了三郎堰集贸市场、东山宾馆建设,三郎堰集镇面积较三镇合并初期扩大了近1倍,达到2.2平方公里,形成了两纵两环的“井”字形街道布局。在扩城的同时,我们始终抓住文明创建主题不放松,成立东山镇城管中队,加大集镇的“三乱”整治。集镇市场硬化、路侧绿化、夜市亮化工程日新月异,并带动催生了街舞等新型大众娱乐项目,三郎堰集镇呈现出有规模、有商气、有人气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手机APP

蹇嵎瀵艰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