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峰乡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草案

来源: 华容县政府日期:2010-12-27 17:12
字体: 【 浏览量:1

胜峰乡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十二五”规划草案

胜峰乡人民政府

(2010年7月)

一、总则

(一)规划依据

1、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2、华容县城镇体系规划和环境卫生工程专项规划;

3、华容县创建国家文明卫生县城工作方案;

4、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5、岳阳市、华容县城镇环境保护规划。

(二)规划原则

1、加强评估,总结经验;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3、清运配套,工艺先进;

4、严格标准,控制投资;

5、削减总量,改善环境。

(三)规划范围

根据华容县县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全乡19个农业村场均在规划范围之列。重点是石伏墟场、清水墟场、珠头山集镇、毛家巷集镇、跑马岭集镇和石伏、清水、十里铺、珠头山、跃进、前锋等6个村场。

(四)规划年限

2011-2015年。

二、现状及问题

(一)基本情况

胜峰乡位于县境东北部,是华容县城的东大门。乡境东邻三封寺镇,北与湖北省石首市桃花山镇接壤,南连治河渡镇(以华容河为界),西接城关镇。集雨面积68.7平方公里,辖19个农业村场、140个村民小组,2009年年末总户数5661户、农业人口20905人。耕地面积37005亩,其中水田35717亩、旱地1288亩。山林面积4776亩、可利用水面4434亩。200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84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09元。

乡域属丘陵山区,地理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306省道穿境而过,在建的岳常高速公路和筹建的荆岳铁路纵贯全乡,是华容生态纺织工业园的重点区域。农业以粮食为主导品种,兼有油、菜、茶、果、猪、鱼、禽等。自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石伏、清水两村创建华容生态纺织工业园,先后引进了丰盛纺织、华青纺织、宝丽纺织、华昌纺织、华宾纺织、东华棉业、同兴石材、“华容人家”等大型外资企业来此安有落户,大量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居民生活垃圾对本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县城拓展的实际情况,对垃圾实施无害化处理,按上级环保和建设部门确定的标准执行,确保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二)“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即2006-2009年,在县政府的倡导下,全乡人民积极行动,开展了“清洁家园”活动,清理“三杂”、治理“三乱”、实行“三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清水村地段新建了虎尾山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石伏工业园建造了垃圾池15处,各村场也广泛开展了以收集废弃农药瓶和处理白色污染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整洁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工业园区逐年延伸,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工业废料、废气、废水和生活垃圾的增多,给垃圾治理工程增添了更加繁重的任务。

(三)城镇垃圾产量现状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现状

1、城镇垃圾产量现状

2009年,石伏、清水、珠头山、毛家巷、跑马岭等5个墟场约有常住人口1万人,接近于全乡总人口的50%,人均日产垃圾1千克,全年约产生垃圾365万千克,合计3650吨。

2、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状况

到目前为止,本地仍没真正发挥作用的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清水虎尾山无害化垃圾处理场负责处理县城部分垃圾,对本乡垃圾处理无能为力。目前,全乡集镇墟场垃圾基本上靠雇请专人清理,并在就近农田或荒地处理,对生产生活环境仍有一定的隐患。

3、建设资金和运营成本分析

墟场垃圾池修建均由各相关村场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自主完成,乡人民政府驻地毛家巷集镇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由乡财政负担。

4、管理体制

现行垃圾处理采取聘请专人负责的办法,无收费,其劳务补贴由乡财政列支。

(四)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及原因

1、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须由上级有关部门立项投入,地方财政相应配套,并组建专门班子,专人负责,专项运营。

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乡村两级财政十分拮据,举步维艰,连确保雇用人员劳务工资都显困难,无力投入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三、需求预测

(一)人口预测

预计到2015年,全乡城镇化率将达到50%以上,加之工业园区企业逐步增多,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墟场总人口将突破2万人。

(二)垃圾产量预测

参照“十一五”期间情况,按人均日产垃圾1千克计算,全乡城镇人口日产垃圾2万千克,年总产垃圾约730万千克,合计7300吨。

(三)处理情况预测

按照目前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特别是华容工业园的延伸拓展,确保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必须建造专业性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任务见第四部分)

(四)垃圾收集清运系统预测

建造垃圾收集池,明确专人收集。(任务见第四部分)

四、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规划目标

1、新建。全乡建造垃圾压缩处理站1个,确定3个填埋垃圾址,配备2台垃圾清运车,各村民小组均新建1-2个垃圾池。

2、改扩建。扩建清水虎尾山垃圾处理场,改造石伏工业园现有的15个垃圾回收池。

3、运行负荷率。按上述目标建成后,全乡城镇垃圾处理率将达到90%以上,各项设施运行负荷正常。

4、垃圾收集清运。保证2台垃圾清运车每日正常工作,乡人民政府牵头,相关村场负责其劳务报酬。

(二)重点任务

1、在石伏工业园周边建造无害化、综合性压缩垃圾处理场1个。

2、确定在石伏、清水、毛家巷墟场附近建造3个填埋垃圾址。

3、配备垃圾清运专车2台以上。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

压缩垃圾处理场(1个):500万元

填埋垃圾址(3个):60万元

2、垃圾收集清运设施投资

垃圾清运车(2台):50万元

垃圾池(50处):50万元

3、资金筹措

以《全国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项目投入为支撑,乡村两级适当配套,并负责人力资源。

六、实施计划

1、年度安排

2011年,选定填埋垃圾址;

2011年,配备垃圾清运车;

2012年前,建成压缩垃圾处理站;

2015年前,建好村组垃圾池。

2、工作职责

乡人民政府牵头负责,分管负责人专项负责,村建站具体组织实施,相关村场配合落实。

七、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胜峰乡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政府办、村建站、国土所和相关村场主职负责人为成员,齐抓共管,稳步实施。

2、项目保障。在县发改局的重视与支持下,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入,专项专抓,专款专用。

3、运营监管。协调县工业园建设指挥部,聘请专业环保人士,加强技术指导,确保正常运营。

4、公众参与。广泛发动集镇居民,继续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为契机,大力开展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形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浓厚氛围。

八、效益分析

通过上述措施,确保主要目标任务按期实施,全乡集镇、墟场主要污染物将得到有效处理,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城镇一体化格局将初步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将步入良性轨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手机APP

蹇嵎瀵艰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