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MB0X06621Y/2014-1145192
  • 发布机构:文广新旅局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生成日期:2014-05-07
  • 公开日期:2014-05-07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关于我县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来源:文广新旅局   2014-05-07 00:00
浏览量:1 | | | |

——县文体广新局党委集中调研月活动调研报告

 

县文体广新局党委

(2014年5月4日)

一、基本情况

我县已于2011年按上级文化体制改革要求,将原文化体育局与原广播电视局合并,组建成了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简称文体广新局),为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加挂县版权局和县“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牌子。局机关内设8个股室:办公室、人事股、财务审计股、文化股、体育股(体育彩票管理站)、广播电影电视股、新闻出版(版权)股、市场管理股(行政审批办公室),下辖8个二级单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图书馆、业余体校、艺术团、电影公司、影剧院。共有干部职工281名(在职183名、退休98名)。全县有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由我局负责业务指导。

二、近年主要工作作法及成效

近两年,我局打造“以德润身,以文化人”的机关文化精神,围绕“全县争一类、全市争先进、全省争影响”的总体目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成效显著,得到了国家、省、市主管部门与县委、政府的各类嘉奖共2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荣誉有4项、两次被县委、政府评为综合考评先进单位),以及各级媒体的宣传推介,其中被省、市媒体宣传推介达15次。

1、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局机关、县文化馆与艺术团整体搬迁;完成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办公楼与影剧院部分改造升级;协助完成3个广场升级改造与新建3个广场;完成县博物馆、图书馆升级改造; 新建或改扩建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459家“农家书屋”、372个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及其县级支中心;完成16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13条路径健身项目建设。2013年,在护城乡五星村投入近30万元,并整合文体项目资源,建成了全县村级文体活动示范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的阵地建设、常规管理得到省、市主管部门充分肯定。社区、小区文化体育建设来势较好。县图书馆第四次被文化部评估为“国家一级馆”。

2、广泛开展文体活动。连续15年承办了全县春节联欢晚会;连续7年组织了“万众欢腾闹元宵”广场文体活动;连续5年开展了“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受到《湖南体育》等4家媒体推介;特别是喜迎党的“十八大”系列文体活动,被《中国文化报》、《中国文化传媒网》等9家媒体报道。常年积极开展了“送戏下乡” 、 “送图书下乡” 、 “送文物成果展下乡”、“送摄影展下乡”与“公益电影放映”等文体活动,近两年又创造性地开展了“送文化培训下乡”活动,将广场文体活动延伸到了村场、墟场和农家屋场,深受村场社区群众欢迎。我县“欢乐潇湘?幸福岳阳?文明华容”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活动及“文化志愿者”工作,得到省、市主管部门与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2013年,我县跆拳道队取得了代表岳阳市参加2014年省十二运会的比赛资格,我局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3、大力发展文体产业。县电影公司、影剧院、艺术团等国有企业经改革后已面向市场;招商引资达500万元的群众书画培训展销中心“中富文园”已建成,首办书画艺术交流与艺术品交易市场,来势较好;招商引资达5000多万元五星级的“华容三和国际影城”已于去年12月竣工开业,已成为全省文化产业亮点工程。我局还参与推进了状元湖湿地公园、田家湖生态公园、酒吧一条街、华容县城东门水码头文化墙等大型文化产业项目的落户建设,筹资300多万元启动了“华容刘大夏文化园”建设。此外,传统体育彩票销售总量连续4年居全市第一名,2013年度分别荣获省体育局颁发的全省体育彩票销售工作“县级销售贡献奖”、“县级任务完成奖”、“县级年度销售增幅奖”,均跻身全省前十名。

4、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已在全省率先开展“星级文明网吧”评选工作,还引进交通驾驶管理理念对网吧经营业主实施积分等级考核评定;2012年底,在全省、全市率先建起了县级文化市场远程视频监管平台;文化行政审批与行政执法及“扫黄打非”等一系列工作受到省、市主管部门肯定。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管工作受省市局好评,并被市局评为先进单位。今年3月,我局作为全省唯一特邀的县级代表,参加了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并介绍了网吧监管工作经验。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处于全省领先地位,4月初,已顺利通过“国检”,并受到国家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5、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有车轱山遗址、七星墩遗址、刘大夏墓、仁义堂等4个省保单位,有黎淳墓等10个市保单位与78个县级文物点,县文物管理所获“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先进集体”称号。在对《华容夹叶点子》、《华容番邦鼓》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又开始对《华容花鼓戏》和《华容故事》等进行挖掘整理;已出版发行《华容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容话》、《华容歌谣》、《大明名臣刘大夏》等一批地方文化专著。其中《大明名臣刘大夏》和《华容话》分别获得全市社科联优秀成果二、三等奖。

6、打造群文艺术精品。先后有舞蹈《踏青谣》等4件作品获国家、省级金奖,华容花鼓戏《二老观灯》荣获湖南省第二届地花鼓艺术节优秀奖。大型现代花鼓戏《香火泪》2012——2013年巡演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得到了市、县禁毒办与计生局的充分肯定。牵头编辑出版发行了地方文化专著《章台雅集丛书》7部,先后受到省、市等多家媒体推介。《“印象华容”大型群众文艺展演创意》获得由文化部《文化大视野》编委会颁发的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长期以来,我县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足够的共识氛围,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2010年以来,我县对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与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这些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为广大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随着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县的基础文化设施还需不断建设,全县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还未起步,尤其是村场文化基础设施还需加大建设力度。我县属于农业大县,乡村文化活动室少之又少,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保障仅仅靠乡镇综合文化站还远远不够。在文化设施建设问题上,特别是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在行动上与资金扶持上落实不够,致使乡村文体设施仍然欠缺,已有的设施设备完善不够,并未充分发挥惠民作用。建议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加大对乡镇党委、政府督查的力度,以加快全县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一是人员编制的问题,我局现有5名领导职数,行政事业编制18名,此设定与已达62人的局机关、内设8个股室严重不相适应,影响机关正常运行;此外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制约了我县文体广新事业的发展。二是我县大部分专职文化站长年龄偏大,没有一技之长,工作热情、激情不够,现行人事机制体制和经济待遇不科学,基层文化队伍青黄不接。由于文化建设受人事编制、岗位职数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县乡两级文化部门招录专业人才有政策限制,不能如愿如偿。加之县乡文化系统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致使队伍综合素质有限,提高空间较大,难以适应文化强县建设的需求。

三是乡镇和社区对组织引导群众开展好文体活动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建议要创新性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文体设施免费开放的作用。

(二)我县文化产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1.我县文化产业现状不容乐观。县电影公司、影剧院、艺术团等公有制企业已面向市场,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此外,我县私有制文化产业可分为六大块:娱乐市场(包括歌舞厅、电子游戏室)、演出市场、音像市场、书报刊市场、网络文化市场、新闻出版与印刷市场等行业。全县共有网吧91家、歌舞娱乐场所26家、游艺娱乐场所14家、体育经营场所6家、印刷厂9家、打字复印32家、音像制品9家、出版物经营单位13家。其中演出、娱乐市场行业和网络市场行业发展最为迅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通过调查走访,大部分单位与企业在经济效益方面都不尽人意,情况也不容乐观。

2.文化产业发展瓶颈较多。一是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培育阶段,文化经营单位普遍存在产业项目少、规模小、层次低、经营分散、产业结构不合理、地方特色不鲜明、文化经营人才缺乏、地方财政投入不足,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配套政策还不完善、缺乏规划引导等问题。二是社会环境制约大。从事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为私营企业,在社会市场体制机制方面也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和漏洞,例如来自各行政收费单位和政府的职能机构,施加给他们的压力相对较大,对从事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体制来保护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等。三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全县城乡地区的文化企业和个体经营业主共有200多家,分布在城区及20个乡镇,行业杂、品种多、范围广、管理难度相对较大,整个市场的运作和管理十分复杂,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三)县财政对全县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

随着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接受休闲娱乐的方式、对科普教育认知越来越高,仅靠中央财政的扶持,难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免费开放等项目的配套建设有待加强。中央明确要求省、市、县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量的配套资金,但由于地方财政拮据,导致不能全额配套,这样从源头上制约了文体广新事业的发展。国家扶持文体项目迟迟难以到位,影响了工作平衡发展与争项争资效益。

四、对策及建议

(一)建议将文化建设纳入市、县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并完善公共财政扶持文化改革发展政策

根据省委〔2012〕3号《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和湘办发〔2012〕32号《关于开展公共文化事业建设考评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县实际,请求:一是将文化工作纳入市、县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县级公共财政扶持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加大对文化建设的刚性投入。三是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划拨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发展文化事业。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从而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

(二)建议将从事文化工作的队伍进行科学调整,及时加强和补充基层文化骨干力量

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文体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为文化强县建设提供智力和队伍保障。一是鉴于我县文体广新局为四局合一的政府工作部门,职能增多、人数增多、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省市主管部门相应增加,所需时间、精力增加了许多。请求市政府协调做好增加局机关领导职数与系统行政事业编制。二是基层文化工作者既是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实践者、推动者,文化部门应参与到选人才、用人才当中来。请求上级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改变乡镇文化工作人员的身份性质及待遇,以便他们更好地顺应潮流,服务基层。

(三)强化意识,完善思路,引领我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应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到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中,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居民素质、满足广大百姓精神生活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一要寻找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又有市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文化。二要在各种招商引资活动中,大力引进文体项目和人才,搞好跨区域性合作。三要加大对重点文化行业和文化企业的扶植力度,组建专业性或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二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扩大投资领域,鼓励多种经营管理模式共同经营,共同促进文化产业的兴盛。三是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我县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有许多问题需要从多方面予以扶持和调控。第一要注重文化市场的培育,对运行态势加以正确引导,对文化市场的政治方向和经营趋势进行定向控制。第二坚持以管理促繁荣的方针,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科学合理的有计划、有步骤实施法制宣传教育与培训工程,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依法行政、和谐执法。第三组建文化、财政、公安、工商、城建等部门联合的全县文化产业协调机构,为规范市场秩序作好有力保证。第四积极扶持和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培养市场竞争主体,形成所有制、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为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四是重点发展五大优势文化产业。一是文化旅游产业。依托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红色旅游景点、历史文化遗址及名人故居墓地、寺庙、湖泊等,完善服务功能,打造“探讨华容道,缅怀湘鄂西”核心项目和非物质文化展演项目,发挥品牌捆绑效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二是文化服务产业。依托县新华书店与规模较大规范经营的民营书店发展书店超市;依托县广播电视台及网络公司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宽带用户与广告业,拓宽互联网、付费电视与增值业务,组织开展电视大赛;依托县文体广新局、体育总会、文联、文艺协会社团举办艺术展演和体育赛事,组织才艺培训、信息提供,扶持发展各类艺术表演团体。三是饮食文化产业。通过文化包装、地方饮食产品发掘、举办美食节、提升农家乐品位直至上星级等手段,促进餐饮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文体娱乐产业。改造升级一批网吧、电游厅、歌厅、演艺厅、健身房,多方投资新建电影院、游泳馆、文化产业园;大力发展体育彩票销售产业。五是包装印刷产业。依托华容工业园、三封工业园品牌企业,发展壮大专用包装印刷企业。文化产业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要实行政府引导、社会扶持、市场运作。要建立华容文化产业网、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全面提高我县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文化强国的新高潮,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新需求,我县文化工作亟待寻找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积极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政府主导,部门指导,财政扶持等有效手段引起各阶层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不断提高文化惠民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推进“四县一中心”建设,建成美丽华容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