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6382169D/2019-1254065
  • 发布机构:鲇鱼须镇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生成日期:2019-03-04
  • 公开日期:2019-03-04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鲇鱼须镇简志
来源:鲇鱼须镇镇政府   2019-03-04 11:10
浏览量:1 | | | |

鲇鱼须镇

 

鲇鱼须镇地处华容县境西北,属全县四大建制镇之一,是“湖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湖南省平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岳阳市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岳阳市安全生产乡镇”、“岳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 历来是湘鄂边界的商贸枢纽。

区域概况

建置沿革  鲇鱼须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清凉乡。解放后,今镇域范围建为准里、时家、保安、黄洋、普贤5乡及鲇鱼须镇,隶3区,后改为鲇鱼须区,1956年撤区并乡,改为时家圻乡,鲇鱼须镇街道升为县属镇,1958年公社化时属护城公社,1959年分为鲇鱼须公社,1961年再与宋市公社分开,建为鲇市公社。1966年镇街道复为县属镇,1969年镇并入鲇鱼须公社,1980年镇、社分家,镇复为县属镇。1984年镇、乡合为鲇鱼须镇。

行政区划  1949.8-1950.6,属三区,辖原清凉乡1-7保、原梅市乡1-11保。1961年,辖回龙、建华、准里、红旗、石华、松树、旗杆、天鹅、和平、湘北、时兴、西岗、两湖、东岗、新华、赛红、太平、潭子口、黄洋、和丰、程家等21个大队。1990年,辖三潭、湘北、回龙、松树、程家岭、准里、天鹅、和平、旗杆、东岗、时兴、普贤岗、西岗、赛红、和丰、黄洋、两湖、潭子口、太平、水产、竺家溪、南街、中街、北街等20个村场居委会。2014年,辖回龙、松树、程家岭、准里、旗杆、天鹅、和平、湘北、时兴、西岗、普贤、两湖村、东岗村、赛红、太平、潭子口、禾丰、黄洋、竺家圻、三潭、南街、北街、中街等20个村和3个居委会,233个村民小组。

 

 

 

 

 

 

 

 

 

 

 

 

 

 

 

 

 

行政区划图

 

位置面积  位于北纬29°33′12″-29°35′15″,东经112°24′7″-112°27′9″。东与万庾镇官洲村相邻,东南与护城乡接壤,南与操军镇中咀村相邻,西南、西与新建乡隔藕池河相望,北与万庾镇田铺村接壤,东北与万庾镇毗邻。驻地鲇鱼须墟场。电话区号0730,邮政编码 414211。距华容县城17公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2千米,总面积67.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60.64平方千米,占 89.7%;水域 面积6.96平方千米,占10.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93人。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镇域内多以丘岗地形为主,平均海拔38米,周边高,呈锅底状,境内无山脉。最高点在旗杆村宗家台,高程40.5米,最低点在竺家村,高程26.9米。

气候条件  属亚热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象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长、霜期短。最高气温为1994年的39.5℃,最低气温为1995年的-4.5℃,降水量最多的一年为1996年1465mm,年平均降雨为1125.8mm。   

水文条件  辖区内有沿藕池河一线防洪大堤6658m,二线防洪大堤3342m,临塌西湖渍堤10515m,临蔡田湖渍堤长2800m,沿一线防洪大堤有剅闸5座。境内有主渠28条,总长为78.2公里。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等。灾害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5-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2011年8月6日,该日凌晨2点,全镇开始陡降暴雨,雨量大、时间短。截止下午4点,降雨达120毫米,其中5点30分至6点30分降雨60毫米。全镇3万多亩一季稻、棉花、蔬菜不同程度受灾,其中一季稻0.5万亩受灾(严重受灾0.3万亩,绝收1000亩),棉花0.3万亩受灾(严重受灾0.2万亩,绝收0.1万亩),蔬菜800亩,渔池1000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

人口民族  1986年,全镇总户数8000户(其中农业户68732户),总人口33036人(其中农业人口29678人),人口出生率10.38‰,人口死亡率5.76‰,自然增长率4.62‰。2000年,全镇总户数8616户,总人口3503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49人),人口出生率9.50‰,人口死亡率4.00‰,自然增长率5.51‰。2014年末,辖区总户数10034户,总人口3280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86人。总人口中,男性17179人,占52.4%;女性15626人,占47.6%;18岁以下5632人,占17%;18~35岁7547人,占23%;35~60岁13636人,占42%;60岁以上5990人,占18.3%,汉族占100%。人口出生率13.17‰,人口死亡率 2.36‰,人口自然增长率 10.82‰。

经济发展

经济概述  全镇经济以农业为主,以种植水稻、棉花等农作物为主。自明清民国时期,大部份村民靠种粮和养殖鸡、鸭等来维持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逐年发展,农业以种植水稻及甘蔗、苎麻、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业、工业得到发展。近年来,全镇上下始终坚持理性定位、稳中求进,紧紧围绕保稳定、促规范、谋发展的工作思路,抓重点、克难点、创亮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来势向好,群众生活改善明显。工业基础薄弱。传统工业大多局限于手工业,或作坊式小工业,以米、油等加工为主。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工业经济,企业规模较小,主要为民营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米、油等加工是主要行业。2014年,全镇工业生产总值11亿元。拥有大型农业机械160台(辆),主要有拖拉机、农用车、收割机、耕整机等;名优特农产品有黄尖椒、荸荠。

解放战争期间,镇财政几近崩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乡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主要收入为工商税、农业税和集体企业上缴利润。2014年,全镇财政总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总收入2400万元。

镇内有农村商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家金融机构。至2014年12月底,全镇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2.28亿元,同比增长17%,全年新增0.17亿元,是1978年的520倍;人均储蓄6837元,是1950年的5200倍;各项贷款余额0.95亿元,同比增长10%,全年新增贷款0.02亿元,是1978年的200倍。

解放前,社会生产力低下,战争和自然灾害频繁,苛捐杂税繁多,一日三餐均吃不饱。解放后,人民群众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大兴水利,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人民生活逐渐改善。至1953年,“吃饭”问题初步解决,部分无房少房户建起了新房。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居民生活质量整体较低。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2004年免征农村一切税费,农民享受各种惠农补贴。危房改造家庭得到政府补助,残疾人创业能获得政府扶持,残疾人市场摆摊享受摊位优惠;列入统筹范围的新建住宅政府给予补助等惠民政策。201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41575万元,人平纯收入9083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种植业  解放前由于生产条件所限,水稻种植面积较少。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鼓励农民种水稻,以一季稻为主,旱土一般种植蔬菜、红薯、花生、玉米、甘蔗及麻类等经济作物。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连遇三年自然灾害,大部份粮食作物减产。1964年推广双季稻,粮食产量大幅提高。20世纪60、70年代其间全镇大兴水利、推广杂交稻和农机应用,生产条件大幅改善。1980年包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种植双季稻,早稻品种有嘉优系列,晚稻品种有湘晚籼系列。2014年,生产粮食(水稻)34419吨,人均1025千克。绿色粮食工程落户鲇鱼须镇,有东岗、普贤、西岗、时兴、禾丰、湘北、潭子口、太平、黄洋等9个村场纳入项目,种植面积达到20000多亩,项目区农户亩平增收400元。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等,棉花种植面积3000亩,产量1500吨;油料作物油菜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2016吨;蔬菜种植面积0.5万亩,产量4000吨,主要品种有白菜、茄子、辣椒、藕等。全镇共有合作社19个,农民合作社成员1590人,主要有水稻、农机、养殖等专业合作社。201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4.1亿元,比上年增加7%,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34.9%。

水稻种植业

 

 

养殖业  镇内村民素有养殖牲猪、牛、鸡、鸭、鹅、鱼等畜禽水产习惯。解放前有农户圈养牲猪,鸡、鸭、鹅多自繁自养,新产鸡蛋、鸭蛋除自己使用外,剩余部分出售或兑换油、盐等生活必须品。养鱼则主要靠自然孵化鱼苗、自生自长、产量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鼓励畜牧养殖,养殖业生产迅猛发展。

1986年,生猪饲养数26473头,当年出栏13868头,年末存栏12603头。耕牛年末数1746头, 马年末数80头,驴年末数30头,家禽年内出笼81700羽,蜜蜂年末箱数521箱。

2000年,大牲畜年末数1486头,其中牛1430头,马56匹。生猪年末存栏18479头,羊年末存栏1896只,家禽存笼216140羽。出栏猪头数45961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102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羊542头,出售和自宰的家禽978920羽,禽蛋产量1391吨。

2014年,出栏猪头数44700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450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羊480只,出售和自宰的肉用驴23864匹,出售和自宰的家禽29万羽(其中鸡251468羽),生猪存栏23100头,家禽存笼21万羽。畜牧业总产值 346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5%。

 

 

 

 

 

 

 

泰和肉牛产业养殖项目

渔业  1986年,水产品总量499吨,其中鲜鱼475吨。2000年,淡水养殖面积 9060亩,其中池塘养殖2864亩、湖泊养殖6040亩、河沟养殖6亩。水产品总量2636吨,其中捕捞产量1251吨、养殖产量1385吨。 2014年,淡水养殖面积12206亩,其中池塘养殖4460亩、湖泊养殖6900亩、河沟养殖650亩。水产品总量4951吨,其中捕捞产量94吨、养殖产量4857吨。全镇网箱养鳝11000箱,养殖珍珠1200亩,螃蟹120万只。渔业总产值390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5%。

黄鳝养殖

 

林业  新世纪以来,大力宣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森林防火,通过不懈的绿化攻坚,实现了用材林、绿化林、经济林并举的立体格局。2013年开展绿化“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实施荒山绿化、通道绿化工程,种植水土保持林和生态涵养林,截至2014年末,全年人工造林937亩,其中用材林659亩,防护林278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70000株,林木覆盖率12%,活立木蓄积量8000立方米,主要品种有樟树、桂花、意杨和楠树等。

解放前村民就有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树供自家食用的习惯,数量少不成规模。改革开放后,政府把发展水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措施,各村因地制宜,发展水果种植业。2014年水果种植面积200亩,产量4吨,主要品种有桔、柑、红心柚等。

工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镇设有肉食品站,供销合作社、粮站,供应生产、生活资料和收购农副产品。20世纪80年代后加强市场建设,改善市场条件。2014年,新建农贸市场,共计摊位80多个;镇内规模以上的企业有4家、建筑企业3家、大型集贸市场1个、50平方米以上超市12个、住宿餐饮业12个。全镇工业总产值68480万元。

商贸服务业  清代及民国时期,境内有集市,经营百货布匹、杂货肉食、粮油食品、手工业品、家具等。20世纪50年代,建有供销社、肉食站、粮油店等。各村(大队)均开设集体商业零售店或代销点。“文化大革命”期间,墟场被取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商贸服务业发展,农村集贸市场日益活跃。至2014年,全镇有各类商铺100余家,个体工商从业者社会商品零售额为7643万元。

劳务输出产业  解放前,因为镇里的河流是长江支流,一年四季都有水,水运便利,在当时主要由一个40多人的水运运输队承办鲇鱼须镇的劳务输出,镇里的劳动者坐船去往湖南湘西等地从事砍竹伐木、烧石灰、挖煤等工作,并且通过水运运输把竹子木头运回镇里销售。60年代,镇里成立了一个劳务公司,劳务公司根据劳务需求在镇里招聘一定人数的劳动力,把他们介绍到长炼炼油厂、供销社等商业性质的地方进行工作,招聘最多的一次为30多人,该劳务公司于80年代倒闭。80年代以来,镇里的劳务输出主要为自谋职业,根据个人意愿去往全国各地打工。2014年外出务工人员达6000多人,占总劳力人数的30%以上,主要集中在广东及江浙一带,每年创造的经济收入达5000多万元以上。其中准里村朱兴明,一个将企业从默默无闻发展到创立7年即成功上市、10年即市值百亿,创造了中国中小企业高速成长奇迹的企业家;一个为国产品牌在外资盘踞的自动化市场赢得一席之地,更将做大做强民族自动化产业从“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梦想者。他们中有的回家乡创业,如普贤村吴栋辉回到家乡创办普贤电子厂,吸收劳动力30多人。有的人回到家乡或开店或办小厂或回村里当村干部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1984年,人均收入不到400元,住房面积不足10平方米;2014年,人均收入达9083元,住房面积超过40平方米。

建筑业  民国初期全镇只有7、8个泥瓦匠,从事一些简单的建筑工作。50年代,镇里的泥瓦匠增加至10多人。60年代,成立了建筑社,有包括泥瓦匠、木工等30多人,开始规模性建筑,不仅承接镇里的建筑项目,还会去到华容、石首等地,以及各乡镇建房,该建筑社于80年代取消。80年代以来,主要为私人建筑队,一旦有建筑项目,就由包工头召集一定数量的民工带队建筑。生产较快增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2014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的要求提高,装修业兴起,我镇的专修队逐渐发展起来。

社会事业

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广泛开展扫盲、文化补习活动、大力兴办村片小学。1986年,全镇有初中4所,在校学生1146人,教职员工61人;小学20所,在校学生5503人,教职员工230人。2000年,有初中3所,在校学生1649人,教职员工121人;小学14所,在校学生3621人,教职员工145人。2014年末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520人,专任教师 22人;小学3所,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学生小学1012人、初中567人;教职工数小学89人、初中9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

2014年教育经费达110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10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100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1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5%、15%、15%。

文化体育 民国时期,境内老百姓农闲时文化生活主要是看木偶戏、看大戏(花鼓戏)、舞狮子、耍龙灯等。1953年,建立乡文化站。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文化馆,各大队建立文化站,1960年停办。1966年春,恢复公社文化站。1970年,建立公社广播放大站。2008年始,全镇各村配置农家书屋。2014年末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室)1个,建筑面积142平方米,藏书7200册;从业人员3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 3人。

医疗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医疗多为个体开业。1984年,公社卫生院改称镇卫生院。1990年,有地区医院1所,病床40张。2007年,有中心卫生院1所,职工70人,病床30张;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精神科等科室;有村级医疗点22个,乡村医生22人,个体医疗点2处,从业医生3人。2014年末有乡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2所,病床3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1张。专业卫生人员35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 0.1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2人。2014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400人次,住院病人手术200台次,出院病人1000人次,病床使用率为100%。

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甲乙类)发病率为9/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94万人,参合率98.6%;孕产妇死亡率 0 /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0‰、 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免费婚检率100‰,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20‰。

在辖区内2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560‰。

广播电视  20世纪70-80年代,仅有少量的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群众获取外界信息相当狭窄。90年代以来,彩色电视机大量普及,有线电视和收视锅发展快速,人们知识更新步伐加快。2014年,有镇广播站1个,村场广播室21个。电影放映单位 1个,电影院1座,座位800个,每万人拥有一个电影院,年放映80场次,观众达1万人次。

社会保障  解放前,镇里有两个慈善堂,对挨饿受冻、无家可归、无安葬费等贫困百姓提供帮助,并且还有财神庙、清凉寺、南窑庵3个庙宇收留大批孤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重视对困难群众的综合援助、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改革医疗保健体系,全面深化改革、缩小贫富差别、化解社会矛盾、创造并维护社会公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2014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7户,人数135人,月支出29260元,比上年增长12 %,城市医疗救助1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人次,共支出0.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668户,人数1138人,月支出77490元比上年增长12 %,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79人,集中供养31人;农村医疗救3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6人次。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29700人,参合比率达到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加人数为15970人,参保比率达到98%。2008年修建镇敬老院,31名五保老人入住集中供养。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69人。社区服务设施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

镇敬老院改扩建项目  镇敬老院2008年由原东岗小学改建而成,占地面积8.6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有老人公寓一栋,入住五保老人42位。2014年,镇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新建老人公寓大楼二栋三层、食堂、老人活动室及其配套设施。新增住房12套、床位50张,可容纳92位五保老人居住,建筑面积达到2800平方米。

 

鲇鱼须镇敬老院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公路  民国初期,百姓捐资在镇里面用麻石建了一条2公里左右的麻石小道。70年代,从清凉寺到镇大桥修建了一条大概5公里的水泥路。1978年,修建了大概16公里的华鲇公路。2014年全镇通村通乡公路建设里程达118公里;投入资金50多万元打造了农村标准示范公路12公里,投入资金20多万元在全镇主要路口和地段增设了警示桩、限宽门等交通标志。

桥梁建设  在解放前镇里没有桥,只能靠木舟过河,西岗村建有鸡公桥,松树村建有严马家桥,程家岭村建有沙流河桥。1981年天鹅村修建天鹅桥;1982年和平村修建和平桥;1984年西岗村把鸡公桥重新修建为石板水泥桥;1984年东岗村修建白家塌勾桥。2014年,投资5600多万元的鲇鱼须镇大桥建成通车,投入资金40多万元启动了东岗危桥改造项目,

村镇建设  明、清、民国时期,境内只有几家小商贩、商铺,农房多为砖瓦房,贫困户为低矮窄小土砖房,屋盖杉木皮或茅草,无房者,借居或寄居祠堂、庙宇、路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镇逐渐以党、政机关所在地为中心规划发展。2014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村镇规划编制办法》、《镇规划标准》(2007)、《华容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华容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6-2000)》,投入资金15万元,编制了《鲇鱼须镇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包括总则、概况、镇域体系规划和镇区总体规划四个部分。镇域体系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村镇体系、综合交通规划、空间结构规划和公共设施规划;镇区规划包括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绿地景观、市政工程、环保环卫、综合防灾、近期建设和开发控制规划。集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客运站、停车场、邮政所、商贸街道、文化休闲广场、垃圾集中填埋场、农网改造、通讯塔群、新老街道污水处理、供排水、电力、通讯、照明系统、集镇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已完善配套。2013年末城区道路总长度0.2万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8千米;道路铺装面积0.6万平方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2.8平方千米;城市桥梁1座,总长度0.525千米。集镇完善了集镇环卫设施,购置并配备了垃圾箱、塑料垃圾桶、垃圾拖车,专职保洁员对集镇环境进行日常保洁,实行了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和日产日清,进一步美化了城镇面貌。各村建立了垃圾池和焚烧池,配齐了兼职保洁员,每户配齐了标准化的不同垃圾桶(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焚烧垃圾),镇村环境大为改观。目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已常态运行,三年绿化行动成效显著,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集镇污水塘治理、投资70多万元完成了禾丰养猪场污水处理建设、投资30多万元完成了松树墟场三个污水处理项目,投资70多万元启动了集镇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项目。

民国时期,村民建造的住宅一般是木结构低矮平房。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使用砖木结构,一般为“土砖”。80年代以后,陆续使用红砖建造房屋。进入21世纪,老百姓大都修建砖混结构的2-3层楼房。

2014,投入资金50多万元,维修和改造了镇影剧院,增添了基本文体设施,功能齐全,综合文化站实行了免费开放;争取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了100套鲇市公租房一期工程;争取资金40多万元,完成了集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投入资金50多万元,建成了320平米的社区服务大厅;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完成了机关整体维修,包括院内绿化硬化、墙体粉刷、地砖铺设、办公桌椅、门窗更换和住宿用品更新等工程。

村镇规划  2013年确定镇域规划范围为鲇鱼须镇的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66.9平方公里。镇区规划区范围包括鲇鱼须居委会、天鹅村、湘北村和三潭村部分地区,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以横向主干道划分三大区域对每个地块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等提出具体控制指标。2014年的规划目标为老镇区改造,形成高品质居住商贸中心;专业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中心绿地广场;老年福利院;启动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选址建设及配套的给排水系统工程;一期工业小区及相关配套设施。

新农村建设   太平村地理优、基础好、产业强,2014年成为我镇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由原太平、赛红、潭子口合并而成,新村村部设原太平村部,新村名为太平村,下辖37个村民小组,1196个农户,4772人。

集中建房点位于太平小学南侧,用地面积50亩,以山林地和水池面积为主,不占用基本农田。建房点设计将单体住宅、多层联户住宅和联排住宅合理布局,在垂钓池和健身区周边呈八字形设计单体住宅14户,在小区广场两侧设计4层联户住宅14户,在沿村级公路南侧设计联排建房18栋,总共规划住宅80套。  

2014年拟完成29.5亩土地平整、小区的道路硬化、污水处理、休闲垂钓池升级改造、水电管网建设、亮化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力争20户农户建房入住。总预算464万元,拟争取示范村县以奖代投资金200万元,争取交通、水利、电力部门投资41.5万元,镇村两级自筹222.5万元。

2014年已成立太平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组和规范建房理事会全方位服务太平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启动了三道一坪建设,其他工程也已列出了时间表,明确到了责任人。

鲇市公租房一期建设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由县房产局为主承办,占地面积8亩,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新建公租房44套,每套面积64平方米。

 

 

鲇鱼须镇公租房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60万元,新建农贸市场一个,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设计肉、鱼、豆腐、熟食、畜禽、屠宰、小菜等摊位90多个。

 

 

农贸市场

水利建设  解放前,镇里修建了从街口到黄洋村的小垸子;还修建了从丁字堤到黄洋渡全程20公里左右的大堤;旗杆村为防洪修建了丢家垸。70年代,对塌西湖进行整改,对整个湖堤进行了围护。70、80年代,东岗两湖修建了五公里左右的后湖渠;天鹅村修建了3公里左右的天鹅港;镇里修建了四公里左右万庾镇至鲇鱼须镇的万鲇港;还修建了塌西湖至龙脑嘴4公里左右的严家大港。2000年-2013年期间,镇里修建了从十字拐至宋家嘴全程大概6公里的防洪大堤。2014年投资4000多万元完成了全镇农业综合开发、投资390万元完成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小农水项目、争资7000多万元完成了绿色粮食工程前期建设等等。

邮政通信  20世纪80年代前,境内人们传递私事主要靠步行奔走相告,远距离投递信件或到集镇拍发电报。村及公社传递公事主要依靠广播。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设立邮政代办点,代办信件投递、报刊收发等业务,后增设电话业务。20世纪90年代安装开通C&C08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办公电话比较普及,境内私人开始安装电话。21世纪后,移动和联通公司开始在境内修建基站,建有网络信息通信站;部分先富群众开始购买手机。手机成为村民主要通讯工具,电话占有量逐步减少。2013年末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4千米,投递点40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3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500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0.6万件,征订报纸20万份、杂志1万册,业务收入60万元。2014年电信服务网点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000门,固定电话用户1200户,比上年增加85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2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0.7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1%;光缆线路总长达17千米,已占用端口总数300个,宽带接入用户400户,比上年增加11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0万元。

供电饮水  70年代前,主要使用无油照明,新中国成立前后,境内照明主要用松香和油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用电照明。21世纪以来,各村陆续并入大电网。2014年末城区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1座,主变压器105台,总容量9000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3条,总长度72千米,用电负荷6000千瓦,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09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8%,供电可靠率99.9%。

民国初期至90年代,全镇饮水主要是去池塘挑水。90年代,开始打井取水,2010年后开始饮用自来水。2013年末城区自来水厂4座,铺设干线水管30千米,生产能力650吨/日,年生活用水21.5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8吨。排水管道3千米,全镇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了100%。 2014年来,全镇累计投入资金近1700多万元,完成了镇自来水厂、松树村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太平村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赛红村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的新建,受益人口达3.3万人。随着全镇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的完成,全镇群众彻底告别饮用山塘、坝水的历史,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鲇鱼须镇农村安全饮水项目

特色地情

昔日古镇  鲇鱼须镇历史上商贸云集,人文鼎盛,南来北往的船只、马队穿梭于境内。这里有远销欧美的剁辣椒、酱食产品,有蜚声省内外的头菜、卤菜、捆鸡;这里沟港湖汊纵横,水产品丰富,万亩塌西湖是湖畔儿女的聚宝盆,程家岭的黄鳝、两湖的麻鸭,畅销省内外。这里曾是著名的“优质稻之乡”、“省级打击乐之乡”;西芹、菜苔等在华容是叫得响的品牌。

鲇鱼须历来民风淳朴,老百姓安居乐业。到茶馆里听书看戏至今仍是老百姓们消遣休闲的好出处。集镇上现有大小茶馆5家,主要以听书为主。老人们在里面或坐、或躺,或张耳细听、或闭目养神,倒也怡然自乐,好不逍遥。“喝早酒”又是鲇鱼须的一大特色。一大早,或三人一伙、或五人一群,遍布集镇的每一个角落,一碟花生米,几块卤豆腐,半斤粮食酒,一路叨叨不绝,直喝到日上三杆方休。据说华容的“喝早酒”文化就起源于鲇鱼须呢。

大事要事   鲇鱼须酱食厂由20年代的小作坊,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迎来了党的经济开放政策给企业带来了活力,使生产飞跃发展。1988年鲇鱼须镇酱食厂提升挂牌为“湖南华容县酱食调味品总厂”。该厂靠纯传统工艺生产出的芝麻酱、小磨香麻油、辣椒酱等发展到鲜酱肉类、芝麻酱、辣椒油等十八个花色品种。产品除在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等130多个大中城市旺销外,在美国、日本和港澳地区也越销越受宠。在省农产品交易会上被南朝鲜三合有限公司看上,将建立贸易技术合作关系,且决定出资185.3万元,作为该厂设备改造更新,使这个湖区小厂一度跻身国内外大市场。

1988年,鲇鱼须春季连续48天没有落雨,河干湖浅,塘干渠枯,形成大旱,群众饮水十分困难。镇政府组织190多台机械,5000多名劳动力疏洗渠道20多公里,引水抗旱,有力的减轻了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

1990年,鲇鱼须镇植树造林在全县率先消灭宜林四荒,利用8米宽的巡堤路共植水杉6300余株,在丘岗荒地植树达68万余株,受到县委、县政府通令嘉奖,在鲇鱼须立石树碑为“植树造林,消灭四荒”先进乡镇。

1991年,鲇鱼须镇投资30余万元,拓开了一条长190米,宽20米的中心街道。修建了一个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的集贸市场,修建一座勾通鲇市至石首长24米、宽10米的鲇石大桥。这一年,全镇完成农田基本建设18处,总土方98万余方,总工日85万余个,彻底完成了8700米临湖渍堤的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完成了1090亩精养鱼池,投资18万元筑起了高标准的鲇万塌西湖分家堤。

1997年7月19日至25日,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在我镇域内爆发,严重威胁全镇人民的身体健康。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防治领导小组,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教育,落实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以镇中心地区卫生院为主,网络村场卫生室对钩体病防治咨询,做到家喻户晓,提高群众自我防疫意识,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及时搞好防治工作,将钩体疫情控制在最低水平。镇中心地区卫生院接治钩体疫患者5人,死亡2人。

1998年7月鲇鱼须出现了历史罕见的连降暴雨,累计降水量达499毫米,造成严重的涝灾。又正值外河河水猛涨,水位高达38.26米,使内湖沟渠渍水无法外排。塌西湖水位高达29.2米,超历史最高危险水位,渍水满堤。严重的水情使塌西湖渍堤首次溃堤,造成水产场100多户、竺家村200多户房屋全被淹泡水中,时兴村、西岗村部分农田被淹。该年,全镇农田受渍面积达1.8万余亩,绝收面积1.5亩,其中早稻8000亩,一季稻4000亩,棉花3000亩。

1999年春节,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下,鲇鱼须镇由文化站组织民间老艺人黄远荣、蔡秋香为主60多人的夹叶点子民间打击乐团体,经县文化馆指导排练,由县常务副县长兰和平带队,华容县首次以民间民俗特色团队参加岳阳市南湖文化广场“迎春晚会”。表演节目《金钹锣鼓闹洞庭》,深受观众喜爱。尤其几位70多岁的老艺人,接受了电视台和媒体记者的专访。该年,鲇鱼须镇搜集整理民间打击乐谱,普查鲇鱼须镇地域范围夹叶点子100多堂,其中,特大鼓10面,具有业余爱好者达800多人,他们为农村重大传统节日、喜庆丧葬渲染气氛,特别是春节期间玩龙舞狮,以集镇为中心沸腾一条街,夹叶点子已成为该地区民间民俗独具一门的打击乐艺术。同年鲇鱼须镇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民间打击乐艺术之乡”的称号。

人文历史

历史名人  陈仕南,湖南省华容县鲇鱼须镇人。出身贫苦,从小受尽地主恶霸的欺凌。民国16年(1927)4月,他积极参加并组织农民协会,被选为第三区(清凉区)农协委员。"马日事变"以后,他到桃花山找到了朱祖光,带领农会骨干和农民自卫队30多人(10多支枪),参加赤色警卫队,被任命为分队长。赤色警卫队改编为赤色警卫队江右军,他任八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参加保卫苏区的斗争。18年4月,经张清金、郑德贵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年9月,江右军的三(公安、石首组建)、八(华容组建)、九(南县组建)大队在湖北江陵县沙岗岭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师二十四团,陈任二营五连连长,后升三营营长。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的艰苦斗争。24年10月,他随红二军团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先后任营长和贺龙副官。38年9月,任甘肃武威军分区司令员,参与了歼灭和政治瓦解马步芳、马鸿逵残部的战斗,为在甘肃、青海、宁夏3省内彻底摧毁马氏的反动统治起了重要作用。1950年5月,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军械部长、运输部长。1953年任陕西汉中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任省兵役局局长兼省民政厅副厅长,同年授予大校军衔。1960年调任陕西咸阳军分区司令员。1965年,他以正军职离休后,撰写了10多万字的革命回忆录。1985年8月17日,病逝于西安。他写的《我们都是革命同志》一文,被收入《忆贺龙》续集中。

先进人物  缪自安(1904~1981),华容县鲇鱼须镇人。出身贫寒农家,解放前靠种佃田兼挑货郎担营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过梅田乡农会副主席,1954年任湘北农业合作社技术主任,195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创造全国黄麻亩产最高纪录,第三次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第二次上北京,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59年,第四次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同时被湖南省麻类研究所聘为研究员。 此后20多年,他一直致力于黄麻的生产和科研,系统地总结了一整套科学种麻经验,普及全县及江南各有关县市,为黄麻种植的稳产、高产作出了杰出贡献。1981年去世。

考古发掘  1975年,鲇鱼须镇程家村在塌西湖边修建机埠时挖出了宝剑、弓箭、灯具、烛台等文物,相传此地乃是宋朝一刘姓武官住宅,归隐后经常带领家人在此骑马射箭,是他家的练

武之地,故被后人称为“刘武台”。

20世纪60年代曾在鲇鱼须镇三潭村(今集镇工商所所在地)发现古墓群,后经专家鉴定为战国时期的墓葬;70年代曾在鲇鱼须镇回龙村5组发现古墓,在鲇鱼须镇旗杆村4组也发现了古墓,后鉴定均为唐代时期的墓葬。可惜由于多种原因,这些古墓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到现在已很难寻找到它们的踪迹了。

关于鲇鱼须的得名,也有这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塌西湖因为水清柳绿,王母娘娘的小孙女瑶琴等常下凡来此玩耍。她们一天下凡发现此湖被一条鲇鱼精霸占,在湖中及其周围为非作歹,瑶琴遂与众仙女打败了鲇鱼精,并砍下了它的长须,扔在今鲇鱼须,挡住了塌西湖水,此后这里的便老百姓安居乐业,也因此取名叫鲇鱼须。

关于鲇鱼须穆家嘴的传说,据说岳飞镇压杨么起义时,杨么手下有一个重将姓穆,当时流落在西岗村,岳飞部下看守很紧,见人就问,当时有一个人在草垛旁边小便,岳飞部下便问那人说在干什么,那人回答说在“尿”,岳飞部下便说“你不姓穆姓廖呀”。后来这个村子姓穆的人便全部改成姓廖的了。

风景点  塌西湖——位于湘鄂两省交界的华容县鲇鱼须镇。塌西湖,湖水清澈见底,水草摇曳,波光涟涟,与大家闺秀的西湖相比,颇有种小家碧玉的感觉。扁舟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隐隐青山若现。关于塌西湖的来历,众说纷纭。渔民感恩这大自然的馈赠,奇思妙想应运而生,便有了一个个故事、一篇篇传说、一桩桩记忆。相传在古代,鲇鱼须镇西北有这么一户人家,姓王。因为父亲早逝,孝顺的王三担起了家里的重担,一边学习准备考取功名。王三的孝义一传十,十传百,龙王小女儿也有所耳闻,她悄悄溜出龙宫,与王三喜结连理。可好景不长,俩人的恩爱得到了二嫂的嫉妒,二嫂拿走油盐,小龙女无以为炊,只得用眼泪当盐、鼻涕为油。目击了这一切的二嫂添油加醋地向婆婆告发。从此小龙女在家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受尽苦难,只有大嫂偷偷地给小龙女吃的。东游归来的龙王知道了小龙女在人间的悲惨际遇,大发雷霆,决定为女报仇。为报答大嫂的救命之恩,小龙女变成一只黄狗,跑到嫂子的房间,叼走了大嫂的梳子,一路带着大嫂往高处跑。之后,小龙女把梳子放到地上,立马变成了一个小土丘。没过多久山崩地裂,龙王呼风唤雨,王家变成汪洋一片,大嫂因为在山丘上而幸免于难。龙王的怒火引来了大水,化成了如今的塌西湖,而传说中的小土丘,便是湖中的止岛。传说,凄美而又温婉,美丽而又动人。千百年来,平静大塌西湖一直以她的宽容大度默默守护着周边的农业生产,孕育着华容县西北的众多子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