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第三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华容县政府   2010-05-28 12:36
浏览量:1 | | | |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总体要求,把第三产业工作摆到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多渠道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积极改善第三产业的有效供给,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就业比重、财政贡献和科技含量,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及其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和市场环境,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咨询、法律、会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全面加快旅游、电信、广电事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高第三产业质量和水平,推进整个县域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二、目标任务
  “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的总体目标是:增加值以年均13.8%的速度递增,增加值、从业人员数、对财政的贡献分别达到32.94亿元、11万人、1.2亿元,产值比重、就业比重、财政贡献率分别达到28.2%、35%、34%,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1、以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的理念和目标,发展我县商贸流通业。县城重点发展外向性农副产品批发零售和生产资料等市场,使我县成为湘北商贸中心和湘鄂边物流枢纽。引导三封、东山、塔市、注滋口、景港、操军等中心乡镇,根据各自特色发展商贸流通业,使其特色农副产品商品率达到100%,外销达到90%以上。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总额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达到36.12亿元,大型专业市场成交额达11亿元,连锁经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餐饮业达到4亿元,商贸餐饮业占GDP比重达8.8%。
  2、健全房地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规范房地产市场体系,建立以物业管理为中心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体系,实现产权户籍管理自动化和网络化、住宅建设小区化,使全县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全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房地产投资占到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产值占GDP比重达4%。
  3、积极发展会计、律师、咨询、广告等商务服务和家政、洗染、保健清洁等社区服务业,切实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到2010年,逐步成为吸引劳动力就业的新亮点,产值比重占GDP的2%以上。
  4、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整合现有旅游资源,以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为重点,形成“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模式,打造具有华容特色的旅游总体形象。到2010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亿元,全县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30.8万人次,总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产值占GDP比重达1%以上。
  5、电信产业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建设运维为重点,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支撑,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8亿元,业务收入2亿元;固定电话入户率85%,普及率21.26%,总数达14.88万户;宽带用户总数达2万户;率先开通目前世界最先进的3G移动通信和可视电话,用户规模分别达5万户和3万户,全县入户率分别为29%、17.14%。
  6、广播电视业按照“建设大网络、开拓大市场、引进新技术、开发多功能、发展大产业”的思路,实现基础设施投入9500万元,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100%,城区和农村数字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全面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一是积极引导和支持民营商贸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和联合经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企业规模和创建知名品牌,重点扶持一批大型商贸集团,利用知名企业、老字号企业,大力发展特许经营和管理输出。二是大力推进流通企业现代化。积极引导和支持商业步行街广场及周边街道范围内的各企业推行各具特色的流通新业态,使之成为华容县现代化商业中心。进一步引导和推进连锁超市、品牌专店增加数量,拓展空间,使之由县城向农村大型集镇发展,并规范管理、提高档次、办出特色。鼓励和支持连锁企业完善网点销售系统,开发和使用经营、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资源,实现采购、营销、物流配送、服务管理工作全过程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并逐步在电脑、家俱、装饰装修材料、餐饮、家政、娱乐健身等行业以及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等行业中,发展连销经营。加快物流配送设施、大型购物中心、商业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建设,提升商业现代化水平。三是加大划行归市力度,进一步引导专业市场的全面形成。在现有华阳、荷花、海燕、港东路四大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利用日趋形成的商贸自然布局特色,积极支持引导家电通讯、家俱、摩托、自行车、生资、农产品等专业批零市场的全面形成,打造华容特色街道和文化,形成聚集效应,促进服务质量、水平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四是合理调整商业网点布局,控制大型百货商场、商品批发市场、超市和大型宾馆总量,进一步健全落实商业网点建设审批制度,搞好新的市场网点尤其是马鞍新区市场网点的布局,协调好各职能部门的职能,实现商业网点建设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五是搞好重点商业项目建设,培植流通载体。①海燕市场第四期工程。拆城中路7间,经委41套住宅,将城中路寿生堂药店段与海燕一期接通。占地1951m2,新建门面42间,建设面积6000m2,总投资550万元。②杏花村商业步行街。占地5万m2,中间是20m宽的步行街,建6层楼房,建筑面积18万m2,一、二层营业,面积约3万m2,三至六层为商品住宅房,面积为15万m2,总投资1.27亿元。③李家湖棉麻批发大市场。把李家湖棉麻仓库扩改成大的棉麻批发大市场,占地10000m2,建筑面积7000m2,总投资500万元。④杏花村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在杏花村东路以南、护城大港以东、交委家属楼以北、车站路以西建仓储、运输方便的高标准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占地10000m2,建设面积6000m2,投资500万元。⑤集贸市场。马鞍新区、石伏工业园及迎宾北路共5处,占地7000m2,建筑面积5000m2,投资500万元。
  (二)积极发展商务服务业。一是大力发展会计、律师、工程咨询服务业、管理咨询、广告、展览等商务服务业。二是打破政府的行政性垄断,建立起独立的、自律的专业性的认证机构,规范商务服务企业的从业标准、资格认证与定价,促进这些服务业的竞争。提高对境外进入者的开放度。三是突出重点,加快桥西商务区的建设,率先在服务业贸易管理体制、市场竞争机制、商务环境、企业运作模式、服务技术与质量标准等方面与省市以及国际惯例接轨,为商务服务业搭台造势,使桥西成为专业服务机构的密集区,促进产业升级和资源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三)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一是坚持“以为人本”的思想,积极探索新型社区建设管理机制。以满足居民家庭需求为目标,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华容各类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二是扩大社区服务指导中心覆盖水平,使之成为居民家庭需求信息中心、社区服务资源调度中心、社区信息中介管理中心,以此带动华容的社区服务不断充实内容、完善功能、提高质量。三是鼓励和培训更多的下岗职工从事家政服务业,积极鼓励和扶持各类家政服务公司的发展,积极鼓励和扶持各类家政服务公司的发展,不断促进家政服务标准化,提高服务水平。四是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技术含量,推进社区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在保洁、环境、绿化、治安等方面有质的提高,使华容社区服务在全市乃至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四)大力培植房地产业。“十五”以来华容县房地产业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备较为坚实的发展基础。当前,华容房地产业发展,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贴紧市场需求。一是继续营造房地产业发展的支持环境。主要包括加快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步伐,提高居民购房能力,大力发展住宅金融,发展资本市场,为房地产直接融资创造条件。积极促进二、三级住宅市场的发展,简化交易手续,降低交易税费。二是继续完善行业管理,加强总量调控,加强对开发用地计划的管理,对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立不同形式的土地供应体系。三是继续完善外来人口买房落户政策,扩大华容市购买能力需求,逐步提高外地人购房比重。四是提高物业管理市场化水平,全面实施招投标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化、规范化的物业管理体制。
  (五)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一是放宽第三产业准入条件,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深化第三产业体制改革,加大引导、扶持和监管力度,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二是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制定消费升级促进政策。积极开拓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内容、扩大消费信贷品种和规模,培育汽车、住房装修、耐用消费品、教育和助学等新的消费热点。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努力营造假日经济、晚间经济的发展环境。三是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利益,形成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新局面,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注意发挥政府对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继续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设立服务业发展资金,用于扶持建设一批对县服务业各主要行业发展影响带动作用大的服务业重点项目,并以此引导和带动社会各方力量投资发展服务业。五是组织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适时举办服务业招商引资洽谈会,大力引进民资、外资投入华容服务业领域。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